6月29日,“新金融新趨勢暨2018年金融科技峰會”在北京舉行,峰會邀請了多位監管層學術界及優秀行業代表,圍繞當前互聯網金融監管、合規、創新、發展等話題展開交流討論。華融道作為互聯網金融企業代表受邀參加,并獲華夏時報頒發的“新金融合規發展30強”殊榮。

本次峰會上,共有來自監管層代表、行業企業代表等400多人參會,全國政協委員、國務院參事、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,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陳道富,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戰略研究部負責人、互聯網金融標準研究院副院長肖翔,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吳震,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與互聯網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楊東,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,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,中國互聯網金融創新研究院院長黃震,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所研究員李虹含等代表分別作主題演講,華夏時報總編輯、知名財經評論家水皮現場致辭發表演講,圍繞新金融的監管趨勢,就如何利用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區塊鏈等金融科技獲取紅利展開發言交流。

周延禮認為,虛擬化和無國界水平高度發展,法律缺位,各種矛盾交織,風險管理過程當中是非常復雜的,這加大了監管難度,業務操作方面存在諸多風險。我們需要積極探索監管科技的新手段,需要在探索中不斷推進研究新規則,制訂新標準。在全球金融監管合規和金融科技發展方面,中國要做出應有的貢獻。

在金融科技監管思路上,陳道富指出技術本身是中性的。技術本身既可以用到讓市場、社會更合理的運轉過程當中,也可能被利用為滿足個人私欲的過程當中。監管思路重點不在于使用什么技術,而應該是如何應用技術進行規范和管理。

為進一步推進互聯網金融行業合規發展進程,落實我國普惠金融計劃,峰會評審團結合行業發展與平臺合規實力,篩選出新金融形式下合規發展的30強平臺名單在會上公布。華融道通過評審團全面審查,并榮獲此殊榮。這側面反映出行業對華融道合規發展的認可,也彰顯著華融道在企業創新及踐行普惠金融上取得的不俗成果。

目前,互聯網金融走到發展關鍵期,合規成為企業的首要任務。華融道作為首批收到合規整改文件平臺,始終堅持合規發展之路,積極擁抱國家監管政策,嚴格按照指引在標的規范、信批建設、銀行存管、團隊建設、制度建設、系統測試進行合規整改,積極籌備備案登記事宜。目前,華融道已經上線江西銀行存管系統,并與安存科技共建第三方電子合同存證體系,實現平臺所有交易數據第三方加密存證;與文簽合作,為用戶提供電子簽章服務,防止協議被偽造;平臺項目經過嚴選,風控人員實地入駐考察,確保項目真實存在;除此之外,每月定期向互金協會及所屬區域金融辦遞交《上海市個體網絡借貸(P2P)平臺信息披露指引反饋表》,披露平臺主體信息,運營、財務報告,交易逾期、信息系統情況近50項平臺運營信息。
未來,華融道將嚴格自律,緊跟既定的政策方向,努力推進平臺持續健康發展,充分發揮平臺角色價值,為華融道兩端用戶提供可持續、穩健的借貸信息撮合環境。
特別提醒: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。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,請及時聯系我們,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。